在人生的旅程清單中,總是有那麼幾個覺得此生非去不可的城市,2013年托了老妹的福去了巴黎與布魯塞爾,今年在自己衝動決定下,就跑去了紐約,這一個說了好幾年要去和朋友相會的城市。為何會決定要在紐約待上12天,其實也只是貪圖哪天機票便宜就哪天飛去飛回,決定好要慢慢地感受這城市其實這點時間並不足以滿足我貪婪的待賞清單,只是希望能多留點時間給自己以及朋友,看不完的就等待下次機會吧!
這次紐約行的落腳處-Mei & Cora的公寓,位於59th St/Columbus Circle圓環車站附近,數條地鐵線在此相會,旁邊就是鼎鼎大名的中央公園,給了我這次旅程交通上相當大的便利。在一個城市待上七天以上,與其說是旅行,不如說是追求一種於當地生活的感覺,學著紐約人早起在餐車旁點份2.5塊美金的Egg&cheese早餐,帶著熱咖啡走到中央公園某處角落長椅,面向著太陽的溫暖,緩緩地享用這早晨時光。
選了個冬末春初時分拜訪紐約,幸運的我剛好避開了一場大風雪與班機大delay的惡夢,踏出機場大門走向Airtrain JFK車站候車,映入眼簾的是台灣俗難得一見的白茫茫雪堆街景,感受活了20幾個年頭首次遇到的零下溫度。她們說,下雪不討厭,煩人的是融雪時,刺進骨子裡的冷與路上濕滑的髒膩。
從大學時期半被趕鴨子上架獨自一人出發去美國西岸遊學,那是我首次感受在離家這麼遠的距離當中,學習如何與自己獨處,到未知的陌生國度與城市生活、結識不同國家的朋友、安排自己的旅程。一開始覺得孤獨很可怕,加上那時智慧型手機上網尚未普及,學校沒課的時間除了偶爾與日本同學聚在一起玩樂,剩下空閒都靠自己來填補,所以開始適應自己一個人上餐館點餐、一個人去Santa Barbara市政廳前的草地曬太陽、一個人去咖啡館寫明信片、一個人搭車去LA遊玩景點。雖然也是有週末假期與日本、韓國同學一同在LA中國城當中奔跑趕搭旅行社的遊覽車,尋找不被導遊當金豬宰殺的便宜餐廳與免費的Vegas夜遊行程,但後來慢慢體會自己獨遊時分更加輕鬆自在,也埋下日後愛上自助旅行的楔子。
紐約這個城市,氣息有點類似被放大版的台北,更加繁華醉人,卻也更加寂寞。走在街頭的人步伐都邁開得很大很快,彷彿停下腳步就會損失了幾個硬幣。深色系的衣裳再加上同色系的短靴或大衣,面無表情的臉龐,這是紐約人,這也不是紐約人。也許是匯集了四面八方的人群聚居於此,對於外來者或非我族類,它們總是保持著戒心,也許只是害怕一時心軟會讓自己蒙受意外損失。所以我也只能學著融入這樣的氛圍裡,在地鐵裡不隨意觀看車廂隨機表演的人們以防被搶劫皮包手機、快速通過觀光景點拉客遊覽的打工仔們、小心翼翼地把相機拿出拍照又迅速收好,擔心被扒手們盯上這隻觀光客肥羊。不過這樣也好,我多了更多的時間專心用眼睛觀賞紐約這城市的一切,探訪instagram裡總是被上傳照片迷人萬分的紐約角落;當自己親身走過一遭後,才會發現原來你每次觀看的電影或影集,可能就是在這城市的某個轉角拍攝,心情就像一個小迷妹一般雀躍。
如果只是走馬看花,想體驗五光十色的熱門觀光景點,一週的時間很足夠玩遍紐約;但若是想體驗紐約的生活,我想沒待上個三五個月真的是有些可惜。只是相較起美國西岸,東岸的消費還是有些令人嘆為觀止,只能說玩樂的代價,還是得想想日後收到帳單的痛苦。
這次紐約之行的大約費用如下
項目 |
費用 |
備註 |
|
證件費 |
台胞證 |
NT$1,550 |
含第一次加簽 |
落地加簽 |
NT$200 (RMB$50) |
|
|
手機 |
美國sim卡 |
NT$1,480 |
可使用一個月無限上網與通話 |
交通 |
機票 |
NT$25,000 |
中國東方航空(上海過境轉機) |
客運 |
US$30 |
NY來往DC |
|
地鐵票 |
US$60 |
7Days pass+零星單趟票+DC地鐵費US$2.5 |
|
住宿 |
Airbnb at DC |
US$69 |
|
生活費 |
|
US$900 |
|
合計約NT$59,000 |
|